“数”说古田——一朵“百亿菇” 致富千万家

新华财经2023-07-24

新华财经北京7月20日电(刘玉龙 李昊)近日,中国食用菌协会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北京举办"中国银耳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会",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古田银耳产业发展成就。

4亿袋,全球产量90%以上

"只要你吃过银耳,那么你大概率品尝过来自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银耳。"古田是全国袋栽银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2022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91万吨(鲜品),产值62亿元,产业链总产值235亿元。其中,银耳栽培超过4亿袋,产量超过38.5万吨,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

(浏览图片请将手机横置)

"五次浪潮",19项标准

古田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09年)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近几十年,古田银耳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古田曾在全国率先掀起了食用菌生产的‘五次浪潮’,分别是银耳、香菇、竹荪、黑木耳和茶树菇,形成了闻名全国的食用菌‘县域工厂化’生产模式。"古田县县长许锋说。

在产业快步发展的同时,古田县大力推进银耳标准化建设工作,成立了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我们已发布实施1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许锋说,标准的制定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增强了全国银耳产业核心竞争力。

38个菌菇品种,40个系列食用菌加工产品

"古田县拥有38种不同的菌菇品种,位居全球食用菌种植多样性的榜首。"国际蘑菇学会主席格雷格·西莫在视频致辞中说。

近年来,古田县不断推进食用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让老产业拓展新的消费空间。当前,全县拥有40个系列食用菌加工产品,冻干银耳羹、速泡银耳干片、银耳露、银耳曲奇等创新品类持续打开银耳消费市场,实现二产对一产的带动。

3个70%,30多万人

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农业人口中70%的家庭从事食用菌产供销活动、农业总产值70%来自食用菌产业、农民现金收入的70%来自食用菌产业。靠着一朵小菌菇,古田县成千上万的农民群众摆脱了贫困。

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周翔介绍说,古田县279个村中有235个是食用菌专业村,相关从业人员达30多万人。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2022年古田全县存款总数239.32亿元,个人储蓄存款总数195.3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57元。

(浏览图片请将手机横置)

品牌价值89.9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350亿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用菌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认知度越来越高,消费需求逐年扩大,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今年3月,2022中国食用菌区域品牌价值榜单发布,"古田银耳"品牌价值为89.91亿元。

古田县委书记张成慧说,站在新起点,古田县将围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全力实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良种繁育、科研能力、产业服务、品牌文化五大提升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50亿元。

免责声明

本文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QQ:211544606

重阳敬老·金融护航

金秋送爽,岁岁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

数字技术驱动主动健康,第二届主动健康上海

10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

福建南平:科技引领“五个一”产业,绘就“

福建南平拥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生态资本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福建南平:“好山好水好文化”加速走向世界

福建南平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山区深化改革的先锋,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

福建南平: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谱写发展

山海同心,协作前行。自福州市与南平市开展对口协作以来,双方聚焦各自优势与对方需求,协

福建南平:数字化赋能“大武夷文化旅游圈”

福建省南平市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武夷山早已成为世界知名旅游胜地。近年来

福建南平:以“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

福建省南平市山清水秀、生态优越,以绿水青山为名享誉海内外。好山好水出好物,近年来南平

蒙古族歌唱家阿木古楞,巴达荣贵维也纳献礼

当多瑙河畔的金色光芒邂逅草原深处的千年回响,一场跨越地域的和平礼赞在维也纳的夜空中响

以艺术之名 奏响生命强音《玫瑰姐的C位秀场

2025年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玫瑰姐的C位秀场》公益剧首演暨玫瑰主题艺术展在北京市朝阳区

《玫瑰姐的C位秀场》公益剧首演暨玫瑰主题

这场充满爱与希望的活动,见证了生命的绽放与闪耀。是对生命的礼赞,对希望的坚守,彰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