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绿色化工迈上新征程

新华财经2023-06-12

“兰州新区积极开展‘科创中国’试点探索,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一体建设,努力建设技术先进、智慧安全、绿色低碳为定位的现代化工新城。”6月9日,在2023“科创中国”兰州新区绿色化工高端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绿色化工高端论坛,旨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更好服务兰州新区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当日,两院院士、行业权威专家等业界精英齐聚一堂,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研究动态,谋求深层次科研合作,推进绿色化工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创新资源和“最强大脑”赋能兰州新区。

四年蓄势 科技引领加速崛起

化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发展化工产业对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年前,在国家战略引导下,兰州新区紧扣“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国家定位,坚决扛起“发展化工”的战略使命,高标准规划建设150平方公里的绿色化工园区,截至目前,已引进东方希望有机硅、雅本化学、东瑞制药等项目200余个、总投资超600亿元,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50亿元、年均增长138%,落地化工产品超1000种。

“兰州新区已建成区域产品种类最多、产业链供应链最稳、创新要素最全、创新实力最强、安全环保要求最严、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绿色化工产业高地,2022年获评甘肃省化工方面唯一代表性园区,被认定为D类低风险化工园区,正朝着甘肃省第一个投资过千亿、产值过千亿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加速迈进。”甘肃省科协主席张世珍对兰州新区当前的成绩赞不绝口,连续6年GDP增速领跑国家级新区,已成为甘肃省实体经济发展新高地,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

“抢抓了近年来化工产业战略备份、优势企业扩能增产、创新企业产业布局重要‘窗口期’机遇,在园区建设运营、安全环保监管、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科学施策、埋头苦干,兰州新区探索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先标准,多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工、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原院长方向晨从专业角度充分肯定兰州新区实践。

“芯片的加工工艺本质上就是一个化工过程,涉及到大量的传递和反应工程等,针对必需的大硅片、抛光垫、高端光刻胶、氢氟酸、氧化铈等高度依赖进口的化学品,兰州新区正在组织科研单位和园区企业谋划解决这些‘卡脖子’难题。”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有贤作为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总顾问,亲眼见证了兰州新区绿色化工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

当前,兰州新区“专精特新”产业孵化基地已与50多个双一流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入驻孵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等专精特新项目170个,落地产品达560种,其中,打破垄断、替代进口产品超110种,出口产品近200种。

厚植沃土 集聚发展“强磁场”形成

“兰州新区为孵化转化研究所‘抽屉’中的成果提供了广阔平台,非常有信心打造一个孵化‘园中园’,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新模式,助推千亿级绿色化工园建设。”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周峰信心满满地表示,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提质升级,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与兰州新区共同打造产学研合作新典范。

论坛上,院士、专家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研究动态,谋求深层次科研合作,精心精准把脉绿色化工重点产业发展;论坛外,院士、专家前往化工园区,实地考察园区建设发展情况,围绕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倾智倾力建言。

“兰州新区发展绿色化工产业具备鲜明的科技创新优势、政策优势、人才和人力资源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不吝溢美之词,最近几年是兰州新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和窗口期,得益于优质的服务保障和一流的创新发展环境,离不开对“创新土壤”的精心培植、对创新人才的高度重视、对服务承诺的高效兑现、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不懈努力。

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已引进各类人才1万余人,其中博士200余人、硕士500余人,本科及以上占35%,大专及以上占55%。近5年,兰州新区已有36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转化科技成果533项,助推产业投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0%以上,同时,围绕解决现代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率达33%以上。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助理陆继军坦言:“兰州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出新、快、聚的特点,兰州新区已经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的关注焦点。”他表示,将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上海-兰州新区两地科创生态的全面合作,发挥权益类交易平台作用,推动科技要素的高效流动,积极促进与兰州新区科协之间的项目衔接。

坚定信心 坚定不移迈向新征程

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早在“一五”时期国家就在此布局了兰化、兰炼、兰石等石化行业“共和国长子”,建立了中科院化物所、兰州大学等一批化工科研院所,创造了共和国工业领域、科技领域诸多“中国第一”和“中国之最”,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奠定了甘肃发展高端化工产业的良好基础。

作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胡焕庸线以西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国务院在批复设立兰州新区之时,就将化工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当下,兰州新区以一场院士专家聚集的绿色化工高端论坛,宣告了兰州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已完成第一阶段的起步夯基,迈向了集链成群、提质扩能的新阶段,发出了以更大力度、更强措施推动绿色化工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最强音。

前不久,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兰州新区党工委第一书记朱天舒在有关调研中指出,要系统落实“三新一高”要求,推进绿色化工等特色优势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延链补链又建链升链,持续完善产业配套,优化产业生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新的增长点,统筹推进兰州新区新10年励精图治新征程。

以此次论坛举行为契机,兰州新区将以一流平台、一流环境、一流服务鼎力支持绿色化工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争创国家级绿色化工孵化器、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前行方向,打造可产出万余种国际领先化工产品的现代化工产业新城,为重塑“共和国化工长子”优势,为国家化工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及国家战略安全贡献国家级新区力量。

免责声明

本文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稿件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QQ:211544606

数字技术驱动主动健康,第二届主动健康上海

10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

福建南平:科技引领“五个一”产业,绘就“

福建南平拥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生态资本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福建南平:“好山好水好文化”加速走向世界

福建南平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山区深化改革的先锋,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

福建南平: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谱写发展

山海同心,协作前行。自福州市与南平市开展对口协作以来,双方聚焦各自优势与对方需求,协

福建南平:数字化赋能“大武夷文化旅游圈”

福建省南平市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武夷山早已成为世界知名旅游胜地。近年来

福建南平:以“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打造

福建省南平市山清水秀、生态优越,以绿水青山为名享誉海内外。好山好水出好物,近年来南平

蒙古族歌唱家阿木古楞,巴达荣贵维也纳献礼

当多瑙河畔的金色光芒邂逅草原深处的千年回响,一场跨越地域的和平礼赞在维也纳的夜空中响

以艺术之名 奏响生命强音《玫瑰姐的C位秀场

2025年10月18日,备受瞩目的《玫瑰姐的C位秀场》公益剧首演暨玫瑰主题艺术展在北京市朝阳区

《玫瑰姐的C位秀场》公益剧首演暨玫瑰主题

这场充满爱与希望的活动,见证了生命的绽放与闪耀。是对生命的礼赞,对希望的坚守,彰显着

MEDIPEEL美帝菲,高功能性药妆护肤典范

MEDIPEEL,一个以皮肤科学诠释美丽的全球药妆品牌。凭借15年深厚的沙龙专业经验与皮肤专家